天津两日纪行
10月25—26日,趁着周末两天,去了一趟天津。
第一天
早上5点半起床,上午约10点30分,抵达天津西站。出站后,搭乘出租车前往位于滨江道步行街内的酒店。
滨江道步行街是天津市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,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初,汇集了众多商场与老字号品牌。午餐选择了“醉喜楼津菜馆”,尝试了特色菜八珍豆腐与皮皮虾陷的锅贴,菜品份量充足。


午后,首先参观了西开教堂。其全称为天主教西开总堂,始建于1916年,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罗马风貌建筑群,建筑风格为罗曼式。



随后,沿滨江道步行街至意大利风情旅游区。期间看到了排队巨长的中栗华、尝了汝呓如意的天津奶茶、路过了瓷房子、远眺了解放桥。




意大利风情旅游区前身为天津意国租界,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唯一现存、保存完整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群。区内的钟书阁书店因设计独特,吸引了大量游客,内部人员较为密集。傍晚时分,风情街内的景观灯光尚未开启。



晚餐前,在“古香斋”品尝了刨冰。之后,乘坐当地常见的三轮车(俗称“蹦蹦”)到达金钢桥。据说金刚桥是观赏和拍摄天津之眼的最佳位置之一,但雾霾较重,效果不佳。天津之眼,全称为“永乐桥天津之眼”,是一座跨河建设、桥轮合一的摩天轮,其直径为110米,是天津的地标之一。


晚间,沿海河步行,途经数家相声社,打车最终抵达世纪钟广场。世纪钟是为迎接21世纪而建的大型城市雕塑。与之一桥之隔的是津湾广场,其建筑群融合了欧式风格。此处游客极多,场面拥挤。最后,从津湾广场站乘坐一站地铁至和平路站返回酒店。尝了天津特产耳朵眼炸糕,此为“天津三绝”之一,拥有百年历史。





第二天
这天天气晴朗。
上午的首要行程是前往位于鼓楼附近的葫芦相声社,天津是近代相声的发源地,曲艺文化底蕴深厚。因市区举办马拉松比赛,部分路段交通管制,临时根据交通路况选择打车至鼓楼地铁站下车,随后步行前往相声社。演出原定上午10点开始,受交通影响,部分演员与观众延迟到场。演出内容包括四段相声及一段开场,特别幸运的是,最后一场的表演者为相声演员张斌。








演出结束后,进入了鼓楼商业街。天津鼓楼始建于明代,历史上曾是天津卫城的中心。目前所见的鼓楼为21世纪初重建。鼓楼商业街内多为古玩、文房店铺,当日游客极少。

下午,乘坐地铁前往参观梁启超故居。该故居由梁启超的故居及其书斋“饮冰室”两部分组成,均为意大利风格建筑。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、政治活动家。其后半生的许多重要著作均在“饮冰室”书斋中完成。







之后,再次来到海河沿岸,在北安桥观看了天津大爷跳水。北安桥的建筑风格借鉴了法国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,桥头的四座雕塑是其标志性特征。随后,乘车抵达天津之眼下方,近距离拍摄后,继续前往解放桥。




解放桥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,建成于1927年。作为天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,它连接了河北区与和平区。

行程的最后,购买了“中栗华”的蒸饼,以及鸭油包、糕干等当地特色食品,吃了“马记烧麦”的猪肉茶树菇烧麦。傍晚,归还租赁的Action5pro和蔡司55-1.8镜头后,前往高铁站,结束本次行程。








结语
天津这座城市有着600多年历史,因漕运而兴起。它既保留了许多历史遗迹,如古文化街是天津文化的发祥地,以天后宫为中心;又有着现代都市的面貌,如滨海新区的现代化建筑。
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,沿河两岸分布着众多历史建筑和现代地标。天津的建筑风格多样,既有五大道地区的欧式小洋楼,也有古文化街的明清风格仿古建筑,体现了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多元文化融合。
© 转载需附带本文链接,依据 CC BY-NC-SA 4.0 发布。